医学界目前尚未完全掌握肠癌的成因,其中一项主要因素是年龄增长。
以下人士患肠癌的风险相对偏高:
- 家族有肠癌遗传史
- 有任何以下两种遗传肠疾病之一 — 家族性结直肠瘜肉综合症及遗传性非瘜肉结直肠癌综合症,又称林奇氏综合症
- 长期肠疾病患者,例如克隆氏症或溃疡性大肠炎
- 日常饮食纤维蔬果摄取量不足,多吃红肉及加工肉类
- 少活动或肥胖
- 糖尿病患者
早期肠癌患者往往不感到任何痛楚,但身体却会出现一些徵状:
- 大便带血,既可溷于粪便或在粪便表面呈血斑状,又或者染红厕盆或厕纸 — 最好养成习惯每次冲厕前看看厕盆
- 数星期内大便习惯持续改变 — 特别是大便次数增加或腹泻
- 没有明显原因而体重下降及/或食慾不振
- 无故疲倦或气促 — 原因是肠出血造成贫血(红血球太少或血液中的血红素不足)
- 痛楚,或腹部有肿块或胀大
以上徵状不一定是肠癌,但却不容忽视,如察觉到应看医生。肠癌如及早发现,治疗成功率会相应提高。
医生会询问您的徵状和为您检查,亦会询问您的病历。医生可能转介病人到结(直)肠疾病专科医生。
诊断肠癌的检测包括:
- 结肠镜检查:将幼小软管伸缩摄影镜(结肠镜)探进体内,以便医生观察大肠
- 乙状结肠镜检查:即内窥检查直肠及大肠下段
- 钡剂灌肠摄影:经直肠将钡剂(可在X光下显像的物质)灌入肠脏,透过腹部X光造影清晰显示肠脏内部
经医生诊断患上肠癌的病人或须接受其他检测,以确定癌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这类检测包括:
- 腹部超声波扫描,确定肠癌是否已扩散
- 电脑断层扫描,显示肿瘤位置
- 磁力共振扫描,显示肠的平面及立体图像
- 胸部X光,检查心肺功能是否健康
- 验血,评估整体健康情况
肠癌检查
隐血检查有助及早发现肠癌。
以下人士宜定期接受肠癌检查:
- 年龄超过50岁
- 有近亲曾患肠癌
- 患有家族性结直肠瘜肉综合症、遗传性非瘜肉结直肠癌综合症或其他肠壁疾病,例如溃疡性大肠炎或克隆氏症
具体治疗方法须视乎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已扩散。
手术
手术是治疗肠癌的最常见方法。
手术治疗指将出现癌细胞的大肠部分切除,然后将两个开口端驳好。大肠附近的淋巴结(佈满身体各处的腺体,属于免疫系统一部分)通常是癌细胞扩散的第一个地方,所以许多时亦会一併切除。
视乎切除的癌肿瘤大小和位置,有时切口两端不能重驳,此时便须将近端的肠孔口拉至腹部皮肤表面造口。结肠造口术指在腹部表面开大肠孔口,而迴肠造口术则指在腹部表面开小肠孔口。这些孔口称为造口。
造口会连接一个袋,用于接收排便。大部分接受手术的患者也不须要开造口,即使需要也多属暂时性。
若患上直肠癌,便可能要动手术切除出现癌细胞的直肠,以及直肠周围的脂肪组织和淋巴结。相对结肠癌病人,直肠癌患者开造口的机会较高。
非手术治疗
化疗及放射性治疗
单克隆抗体(标靶疗法)是一类药物,可识别和标靶癌细胞常会含有的标记。肠癌共有三种常见的标靶疗法:
单克隆抗体
有时候手术也不能完全清除癌肿瘤,此时便需再接受化疗及/或放射性治疗。
这类治疗的目的是杀灭馀下的癌细胞,防止癌症扩散。此外,医生有时亦会在进行手术前先利用化疗及放射性治疗将肿瘤缩细,或在手术后杀灭馀下的癌细胞。
化疗及放射性治疗可能引起副作用。
- 贝伐珠单抗 (Bevacizumab)
- 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
- 柏尼单抗 (Panitumumab)
这些药物会寻找癌细胞并抑制它们生长。标靶药物有时会配合化疗进行治疗,也会用于不同病期的癌症,详情请谘询医生。
有证据显示,以下措施有助减低患肠癌的风险:
- 每星期做150分钟(两个半小时)适量运动,可分为每次30分钟或更久。例如每星期五天每天最少做30分钟运动,亦可连续做75分钟大体力运动。
- 每日进食五份或更多蔬果。
- 少吃加工肉类及红肉。
- 保持健康体重。
- 进食高纤食物,例如全麦麵包、早餐麦片及意大利麵。
- 吸烟者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