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部位出现疼痛、红肿。
- 轻微发热
- 肌肉疼痛
以上不适大约在注射後不多於1 至2 天出现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共有叁种流感病毒已被确认,分别是甲、乙、丙型(Types A, B, C)。甲及乙型流感在人类社区引起的流行病会导致多人受到感染。
丙型流感病毒通常会引起轻微的呼吸管道疾病,但并不会引起大型的爆发。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可以预防甲、乙型流感,但不能预防丙型流感。
一般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可於北半球冬天来临前及每年的下半年度提供。
一般而言,健康人士都会在患病後2 至7 天内自行痊癒。医生多会处方退热止痛药物、通鼻塞及止咳药物等去舒缓流感徵状以减低不适。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特敏福®))是处方药物,必须由医生按病人情况判断是否适合方可处方服用。医生会从多方面因素考虑抗病毒药物应否处方,如病人徵状是否严重、是否高危人士等。如在症状出现後首两天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可缩短患病时间。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而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的药物,除非流感引起其它细菌感染的併发症(如肺炎、鼻窦炎、耳炎等),否则抗生素对流感治疗并没有作用。
流感季节大约为每年1 月至3 月及7 月至8 月期间。
任何人仕若想减低患上流行性感冒的机会,便应接受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特别是容易患流行性感冒併发症的高危人仕及与他们有紧密接触的人仕,(包括﹕一同居住的家人),应接受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卫生防护中心之科学委员会建议以下九类人士於流感季节接受疫苗对抗流行性感冒﹕
- 任何怀孕阶段孕妇
- 住在护理院的长者
- 长期居住在特设住所的残障人士
- 50 岁或以上人士
- 长期病患者,包括身体质量指数达30 以上的肥胖人士
- 医护人员
- 6个月至11 岁的儿童
- 从事禽畜饲养的工作人员
- 从事养猪或屠宰猪只行业的人士
现时有数种化验测试可以协助诊断病人是否患上流感。如有需要,在患病首3、4 天内,医护人员会从病人的喉部或鼻孔取出分泌物样本或收集病人的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做化验。快速流感测试可於诊所进行,最快十五分钟便有结果,準确率可达九成或以上*。这些测试有助医生获取更多资讯以协助诊断及决定治疗方案。
*Reference: CAPILIATM Flu Neo (manufactured by TAUNS Laboratories, Inc. Japan) Product Information.
会。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的保护能力取决於以下两点:
- 年龄及健康状况
-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种类与流感疫苗病毒种类是否配合或相类似。
如流感病毒与疫苗病毒配合或接近,一般65 岁以下的健康人仕,能得到70-90%的预防流感保护。
很多人将恶心、呕吐及腹泻等徵状称为〝肠胃流感〞。但事实上,以上的徵状亦可由不同类型的病毒、细菌或由寄生蟲引起。虽然恶心、呕吐等徵状常出现於患有流感的孩童身上,但它们并非流感的主要病徵。
报告发现最多的不良作用为注射範围有局部不适及头痛。大部分情况下,流感疫苗与吉巴氏综合徵状并没有任何关係,也没有證据表明,流感疫苗会导致胎儿流产。
本地的卫生防护中心已对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进行监察。有关详情,可浏览下列网页﹕
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是一种不活跃或已死的流感病毒,因此不会造成流感疾病。
医学界根据附於A 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蛋白质可分为两种类别,分别是红血球凝集素(即〝H〞)及神经氨酸酵素(即〝N〞)。暂时发现共有15 种红血球凝集素及9 种神经氨酸酵素。医学界就凭著这两种附在流感表面的蛋白质的组合去辨别不同类别的甲型流感。
事实上,单凭病徵去辨别流感及由其他病毒引起的病症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若有需要,可透过快速流感测试去确定是否感染流感,藉以排除感染其他病毒的可能性。快速测试有助及早对症下药,把握48小时的治疗黄金期,以减低併发症的风险。
流感病毒每年会有所改变(变型),因此应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因患感冒而痊癒後所产生的免疫力并不能有效地对抗新品种的流感病毒。
第二,针对性应付一种流感病毒的疫苗,未必能对抗新的流感病毒品种。因此,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需要每年更新,以便将在该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在疫苗内。
第三,於接受流感疫苗後,其免疫功能会随时间减低,在一年後其体内的抵禦能力未必具备足够的保护作用。
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只须在接触感冒病毒前两星期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便可有70-90%预防病发的效用。对於长者,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效用会比较低,但仍能显著地减少因流感而产生的严重疾病及死亡个案。
以下属流感併发症风险较高的人士类别,建议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
- 年龄於50 岁以上的人士 及6个月至未满6 岁的儿童
- 居住在护养院及其他长期在家居需要以护理设备照料的病患者
- 患有慢性心脏病或肺部疾病,包括哮喘的成年人及年龄於6 个月以上的孩童
- 患有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慢性肾病, 身体质量指数达30 以上的肥胖人士, 或免疫系统虚弱(包括由药物或受人类免疫系统不足或爱滋病感染导致的免疫系统问题) 的成年人及年龄於6 个月以上的孩童
- 长期接受阿斯匹灵疗程的孩童及青少年 (年龄介乎6 个月至18 岁),会有可能在感冒後患上雷尔氏综合症
- 於怀孕週期的妇女
- 护理工作人员与其他在护理工作环境,包括诊所、医院及护老院的员工
- 从事养猪或屠宰猪只行业的人士
三价疫苗旨在预防三种不同的流感病毒:两种甲型流感病毒和一种乙型流感病毒。四价疫苗旨在预防四种不同的流感病毒:两种甲型流感病毒和两种乙型流感病毒。
多年来,流感疫苗的设计旨在预防叁种不同的流感病毒(叁价),其中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一种乙型病毒。儘管在大多数季节都有两种不同的乙型病毒谱系流传,专家以往在叁价疫苗中只能够选择一种乙型病毒预防﹔这意味著叁价疫苗不能预防未包括在疫苗中的乙型病毒组。四价疫苗添加另一种乙型病毒,能够提供更广泛的保护,更有效防止流感病毒的传播。
患者於感到不适之前一天已带传染性,能将流感病毒传染给别人。成年人在病徵出现後的3 至7 天内仍带传染性,会继续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而小童则在病发7天後仍然会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一般病徵会在病毒入侵身体後的1 至4 天内出现;有些人虽受病毒感染,但没有出现病徵,却会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以下建议可预防流感病毒﹕
- 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
- 保持双手清洁及用正确方法洗手
- 打喷嚏後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後请洗手
- 打喷嚏、咳嗽时,请遮盖口、鼻;使用正确方法弃置口、鼻分泌物。切勿随便吐痰。
- 增强身体抵抗力能有效地预防受流感感染,可透过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低压力及不吸烟。
- 在流感期间,避免到人多挤迫及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
- 最有效的预防流感方法应由个人做起,特别是那些容易受感染及患上流感併发症的人仕,应每年接受一次流感疫苗注射。
以下类别人仕在未向医生查询前,切勿接受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
- 对鸡蛋有过敏反应 (这包括舌头或唇部肿胀、呼吸道剧烈不适或身体无法摄取鸡蛋)
- 於接受流感疫苗後曾有严重不良反应
- 曾因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6 星期後,出现吉巴氐综合徵(Guillain-Barre Syndrome),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引致肌肉无力或痳痹。
- 曾对药物硫酸庆大霉素(抗生素)、甲醛(防腐剂)、辛苯聚醇-10、凝血素、脱氧胆酸钠、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辛基酚乙氧基化物 或聚山梨醇酯80等过敏
- 曾患有一般或严重的急性疾病,不论有或没有发烧的徵象。
- 免疫系统曾出现问题(免疫反应可能因而会减少, 继而不能作出应有的效果)
事实上,单凭病徵去辨别流感及由其它病毒引起的病症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若有需要,可透过化验去帮助判断病人是否感染流感,或藉以排除感染其它病毒的可能性。此外,由医生检查病人是否出现由流感引起的併发症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处理不善,流感病毒会引起继发性细菌性肺炎、脱水及心肌炎等併发症。流感亦有可能加深一些慢性疾病,如充血性心脏衰竭、哮喘及糖尿病的病情。
受感染的孩童更可能患上鼻窦炎及耳道发炎等併发症。年老并有长期病患的人仕,如感染流感,将会更容易引起较严重的併发症。
测试可涵盖不同种类的甲、乙型流感。医生会用棉棒抽取少许鼻液样本,再进行测试。即使是病发初期亦检测得到,只需15分钟便有结果。
一般在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後,大约须要两星期才能在体内产生抗体,提供对抗流感病毒的保护作用。提议应於流感季节开始前接受预防流行性感冒疫苗。
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及谈话时把流感病毒传送到空气中,其它人经呼吸道吸入病毒。病毒进入鼻、喉及肺部,并开始以倍数增长而开始出现流感病徵。
流感也可能会透过接触附有流感病毒的物件表面,如门柄,再经触摸其口、鼻而受感染。
很多人误以为一旦出现发烧或伤风的徵状(如流鼻水、咳嗽等),或肠胃病症的徵状(呕吐、作呕及肚泻等)就等同患上流感。但须注意,预防流感疫苗只能对由对由流感病毒所引致的疾病产生保护作用;但却未能预防因其它病毒而引致的发烧、伤风、肠胃不适等毛病。
我们有以下的建议:
- 多休息
- 喝大量清水
- 避免饮含酒精的饮料及吸烟
- 服用医生处方的药物以减轻流感的徵状。
- 若年幼、年老及患有长期病的家庭成员出现流感病徵,如发高热或出现其他併发症的情况,就应即时延医诊治。
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除非患上继发性细菌感染,否则服用抗生素不会对病情有任何帮助。
怀孕能改变身体免疫系统及影响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功能(心及肺功能) ,而这些改变可增加孕妇患上流感併发症的风险。研究显示在怀孕妇女当中,没有接受预防感冒疫苗的组群比接受了预防感冒疫苗的组群患上流感併发症的风险高出22 倍。
由於流感预防疫苗是采用非活跃(死亡)的过滤性病毒製造,因此专家认为孕妇在怀孕的各个阶段接受预防流感疫苗注射也是安全的。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和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均建议孕妇於怀孕期间接受非活跃性之流感疫苗注射,而现时并没有證据显示,非活跃性之流感疫苗,会增加畸胎形成之风险。
由於抗体只会在疫苗注射两星期後才形成,因此孕妇应於流感季节前,接受预防流感疫苗注射,特别是患有其他疾病之孕妇,因为其患上流感併发症的风险亦相应提高。
在母乳哺养期间接受预防流感疫苗亦是安全的。
致命的过敏反应比较罕见,此情况通常出现於对蛋有严重过敏的人仕,因为流感疫苗的病毒是在鸡蛋内培殖的。因此,任何人士如对鸡蛋或曾於注射流感疫苗後有严重过敏反应,应於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前向医生查询。
吉巴氏综合徵状 (Guillain-Barre Syndrome) –出现发烧、神经受损及肌肉无力的症状。据1976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於100 万名接受流感疫苗的人士中,则有一位会患上吉巴氏综合徵状。大部分患者都会完全康复或近乎完全康复,但亦有导致终身神经损害的个案。
潜伏期大约1-4 天,平均是2 天。
流感大多数的个案都是突然发病并有以下的徵状:
- 发烧
- 头痛
- 疲倦
- 乾咳
- 喉痛
- 鼻塞
- 肌肉疼痛
以上的病徵常被统称为〝流感徵状〞。 有些人更会出现肠道感染的病徵,如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情况。
有。巿民可接受预防流感疫苗注射。预防流感的疫苗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年流行的病毒种类而製造的。
流行性感冒可称为感冒,是一种由感冒病毒引起并带传染性的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常侵袭人类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喉及肺部),与一般由病毒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如伤风,不同之处是流感的病情通常较严重,如处理不善更会引起致命的併发症。
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出现在禽畜体内,包括鸭、鸡、鹅、猪、野鸟类、鲸鱼、马及海豹等。禽鸟类的身体内藏有甲型流感之所有副型病毒,禽鸟体内的病毒被认为是其他动物身体的甲型流感病毒的源头。而乙型流感病毒通常只局限於人传人的传染途径。
虽不常见,但亦有发现人类的流感病例是由禽鸟身上的流感病毒引起。
於1997年至2003 年期间,香港医务卫生署曾呈报有关人类感染禽鸟身上的甲型流感病毒(H5N1)的个案。世界卫生组织宣佈於2009年6月11日全球爆发的禽流感(H1N1)在2010年8 月10 日结束。虽然H1N1 不再是主要的流感病毒,但它并不会就此消失。它会较像流行性感冒般呈现。
感冒病毒由人散播,如打喷嚏或咳嗽时溅出的唾沫在空气中扩散,或手指接触沾上病毒的物件,继而传到口中。握手或接触门柄也会感染感冒病毒。受感染的人会在病徵出现前2天至出现后4天传播病毒。一年四季都有机会染上感冒,但冬天时节较普遍。
居于老人院或护理院的长者,以及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士,都有机会患上此病:
- 哮喘
- 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
- 糖尿病
- 心脏病
- 肾病和肾衰竭
- 免疫力较弱的人,如爱滋病患者或脾脏被移除的患者
伤风 — 病毒会在鼻腔、喉咙、鼻窦、气管和支气管的柔软而温暖的表层上繁殖。感冒主要的病徵是鼻塞、流鼻水、打喷嚏、喉咙痛和咳嗽。病者也可能会发烧、肌肉痠痛和疲倦。病徵通常会持续一星期。
流感 — 病徵与伤风一样,但肌肉痠痛的情况会更加严重。患者在康復后的数星期内或会仍然感到疲倦。流感对大部分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只是较严重的感冒。可是,对小孩、老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来说,流感很容易会引致严重的併发症,其中大多数都与肺部的继发性细菌感染(肺炎),或与耳朵、鼻或喉咙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有关。六岁以下的患者会因体温过高而抽搐,称为「热性抽搐」。
如果以下病徵与伤风一起出现,你应立刻去看医生:
- 严重呕吐或肚泻
- 耳朵疼痛
- 呼吸困难
- 皮肤出疹
- 咳嗽不止
- 痰带有绿色
- 常常没精打采或昏昏欲睡
目前并没有方法医治伤风和流感。抗生素可杀死细菌,但不能消灭病毒。然而一些简单的日常护理方法可减轻病徵,令患者尽速復原。
(I) 日常护理
- 喝大量饮料,防止缺水
- 避免吸烟
- 减充血剂(如假麻黄素)可清除鼻塞。你应请教药剂师,以知悉哪种含有减充血剂的产品较为有效
- 溷和薄荷醇、桉树或草药产品(如黄春菊)的蒸气吸入疗法有助减轻病情,但小心被热水灼伤
- 保持均衡饮食,并进食大量生果和蔬菜
- 多休息,避免做剧烈运动,因为这样可能会增加你患上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机会。假如患上严重感冒,尤其是流感而令你感到不适, 最好减低活动量
(II) 药物治疗
对一般健康的人士而言(长者除外),除日常护理外,他们不需特别方法医治流感。较易染病的人应服用医生处方的药物,防止併发症或病菌传播。
成年人可服食退烧药物如扑息热痛、阿士匹灵或异丁苯乙酸,以纾缓发热和痛楚,但请小心依照指示服药,谨记每天服用的剂量不可超出该药物的安全标准。若不小心同时服食超过一种含有同一种活跃成分(如扑热息痛)的饮品、食品或药物(包括片剂、胶囊、热柠檬饮品等),很容易会服用多于指定剂量的药物。阿士匹灵对12岁以下的儿童会有害处(在某些情况下,它能导致雷氏综合症,但这情况十分罕见),年纪较大的小孩和青年人也应避免服用。现时市面上有专为小孩配製的扑热息痛(如Calpol)及异丁苯乙酸(Nurofen Junior)。
另外,有几种使用片剂或吸入剂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类似治疗哮喘的药物),可缩短患流感的时间,但只能缩短一天左右,而且要在患病最初两天内开始服用才有效。医生通常都不会处方抗病毒药物来治疗流感。
医生或会使用抗生素医治细菌感染,如肺部感染、耳道感染或鼻窦炎。
- 尽可能与伤风和流感的患者保持距离,以防止病毒扩散
- 定时洗手;用过的纸巾要立即丢弃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吃生果蔬菜及定时运动(最好是每天)
- 不要吸烟,因为吸烟者较易患上感冒
此外,每年接受流感防疫注射,可大大减低患病机会。长期病患者、身体质量指数达30以上的肥胖人士、长者和小童均应注射以防感染流感併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