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湿与外湿

湿邪亦有内、外之分。外湿与季节气候环境有关,多由潮湿气候,或涉水淋雨,或水上工作,或久居雾露潮湿之地等所致。而内湿是则多由脾胃功能失调,体内水湿停滞形成的病理状态。在發病过程中外湿和内湿相互影响。一般外湿引起肌表经络之病,内湿易引起脏腑之病。例如外湿影响肌表时,可出现恶寒發热,头重身重,睏倦乏力,胸闷,口不渴等症状。如湿邪犯及经络,亦会出现关节酸痛沉重,或肿胀。至于内湿则多由脾失健运引起,湿可以阻碍气在身体中运行。如内湿影响身体上部,可出现胸闷,噁心,口淡,饮食乏味,不思饮食,渴而不慾饮等症状;如内湿影响脾胃,可出现脘腹痞闷,饮食不化,肢体困重,尿少等情况;如内湿影响身体下部,则可出现脚肿,女士带下,尿少,大便稀烂等。

湿邪的特点

中医认为湿是阴邪,容易损伤阳气,阻碍气的运行。而脾胃是代谢水液的主要脏腑,湿邪往往首先侵犯该处。因此,湿容易引起脾胃气机不畅,导致脘腹胀满,食慾不振。其次,中医认为「湿性重浊」,湿病常表现额头昏沉,周身困重,或四肢酸软沉重等。湿重时会出现秽浊分泌,即眼耳口鼻分泌增多、大便稀烂有粘液、妇女白带过多、皮肤湿疹等现象。另外,中医认为「湿性粘滞」,因为湿会使排出物及分泌物增多,带有粘腻、滞涩、不爽的特徵。而且湿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例如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等。再者,湿邪一般易侵犯身体下部,如水肿以下肢较为明显,此外小便困难、白带增多、腹泻等亦多见。

如何有效祛湿?

中医认为湿重的人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为主要特徵。此类人有代谢不良,生理功能偏弱倾向。养生原则为健脾燥湿,降浊化痰,同时兼顾宣肺,益肾,通利三焦。平时应加强整体代谢率,减重,戒烟酒,多晒太阳,穿透气吸汗衣物。坚持做运动亦十分重要,运动可以振奋精神,而通过出汗亦可排出体内的部分水湿。就算是强度不高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球类运动、游泳、武术、舞蹈、健身操、瑜珈等,只要时间足够长的话,对于改善气血循行、袪湿排湿都会有帮助。另外,运动出汗特别多的时候,不要立刻进入冷气太强的地方,不要立刻吹风扇,也不要立刻去冲凉,否则体内的湿气排不出去,淤积在体表,容易导致湿疹等皮肤不适。此外,亦要注意不要在潮湿环境久留。适度拔罐、艾灸、敷贴艾疗等,有助温阳散寒,除湿。按此了解更多中医祛湿疗程。

湿重的人要充分注意饮食禁忌。一般来说,必须保持清淡饮食,不宜过饱,少食甜腻、煎炸食品,滋补、甘酸食品亦要节制。痰湿的人多有脾胃失调,宜多选用健脾利湿食品,包括芹菜、包心菜、白萝蔔、冬瓜、黄瓜、丝瓜、马碲、竹笋、紫菜、海带、文蛤、海蜇、洋葱、葱蒜、枇杷、白果、橄榄、大枣、扁豆、薏苡仁、赤小豆、蚕豆、绿豆、花生、荷叶、茯苓、芡实、山药、红萝蔔、莲子等。选择食疗调养时,以养脾益肾,化痰降浊,畅通气血为原则。

最后更新日期: 2020年7月
本网站的健康资讯已由卓健医疗的医生复核。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视作医疗建议,亦不能取代阁下就个人健康状况向合资格的医护人员作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