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原因

冠心病的成因是动脉壁积聚脂肪斑块。

 

冠心病较常见于年长人士,而65岁以下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以下是增加冠心病风险的因素:

  • 吸烟
  • 肥胖,特别是腰腹脂肪过多
  • 日常生活缺乏运动
  • 糖尿病患者
  • 高血压
  • 高胆固醇
冠心病的病徵

冠心病是经过多年慢慢发展形成,有些患者没有其他徵状,只是运动时气促,所以一直也不察觉有问题,直至出现心绞痛(胸痛)或心脏病突发才知道患上心脏病。
 

心绞痛

心绞痛指胸口痛或胸口紧翳,有时伴有气促或呼吸困难,成因是心脏动脉的供血受阻。

心绞痛通常在患者走路或生气时发生,饭后或寒冷天气亦可能诱发,徵状包括:

  • 胸口不适或紧翳 — 易与消化不良溷淆
  • 痛楚辐射到颈部、下颚、喉咙、背部或臂部,持续数分钟,休息后痛楚迅速消失
  • 呼吸困难
  • 出汗

心绞痛患者可透过调节生活习惯和药物控制病情。假如置之不理则绞痛情况会愈来愈频密,痛楚亦会加剧。有心绞痛的人出现突发性心脏病的风险较高。

突发性心脏病

大部分心脏病突发病人会胸口出现中央位置剧痛,感觉与严重消化不良相似。徵状可以突如其来,亦可能慢慢发展。徵状包括:

  • 胸口中央有重压、绷紧或挤压感觉
  • 痛楚蔓延至双臂、颈部、下颚、面部、背部或胃部,持续多小时
  • 失去知觉
  • 冒汗及气短
  • 恶心或呕吐

有些突发性心脏病患者毫无徵状,医学上称为无徵状性心肌梗塞,这种病况以长者及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
 

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指心脏跳动不规则,患者可能感到心悸(心跳颤抖或怦动)。心悸可以是冠心病的徵状,但这种感觉其实也很常见,不一定是冠心病或心律不整。
 

心脏衰竭

冠心病会慢慢削弱心脏功能,导致心脏衰竭。心脏衰竭指心脏失去正常泵血至身体各部分的机能,患者容易疲倦和气促,足踝及腿部亦会肿大。

冠心病的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徵及进行检查。患者或须接受下列检测:

  • 验血
  •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量度心脏电流活动以评估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医生亦可能安排病人接受运动心电图检查,即一边在跑步机上步行或踏着健身单车,一边量度心电流
  • 心脏超声波 (Echocardiogram)— 利用超声波显示心脏内部的「实时」活动造影
  •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A coronary angiogram)— 在血管注射特殊染色剂,令X光造影清晰显示血管
  • 放射性核素检验 (Radionuclide tests)— 医生会为病人注射小量可穿透心肌的无害放射性物质,用大型摄影机瞄准心脏接收放射性物质的射线,显示心脏造影
  • 胸部X光
  • 磁力共振 (MRI scan)
  • 电生理检验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s)— 在腹股沟的血管插入导管,伸至心脏。导管尖端会刺激心脏,记录心电活动。
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如何选择视乎病情严重程度而定。若病人有心绞痛或曾有突发性心脏病,心导管扩张或外科手术是最适合的疗法。
 

药物

药物可防止冠心病恶化或预防再出现突发性心脏病。以下是一些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 抗血小板药,如阿士匹灵(aspirin)。每日服用小剂量(75微克),有助防止血液凝结,从而减低突发性心脏病风险。
  • 降胆固醇药物,例如他汀类(Statins),可减慢动脉粥样硬化。
  • β受体阻剂(Beta-blockers),可降低血压和心脏工作量。
  • 钙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这类药物可放鬆和扩阔动脉。
  • 抗凝血剂(Anticoagulants),有助抑制血凝块形成。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酵素抑制药物(ACE inhibitors)可降低血压,医生常处方给心脏衰竭或曾经心脏病突发的病人。
  • 硝酸盐(Nitrates)可扩阔冠状动脉促进血液流通心脏。
  • 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助控制心律。

服用药物前必须谘询医生意见,并细阅药物随附的说明书。

非手术治疗

心导管扩张指从血管置入未充气的汽球,一直推至心脏动脉,然后充气,从而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有些情况下并会插入导管(弹性网状管)令动脉持续张开。
 

手术

外科医生可能建议病人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即从腿部或胸部取一条血管,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确保心脏供血更充足。

冠心病的预防

大部分人只要维持健康的生活模式,便可以预防冠心病。

  • 戒烟
  • 减去多馀体重​
  • 经常运动,每星期最少五天,每次30分钟
  • 注意饮食均衡,多吃低脂高纤食物,每天吃五份蔬果,每星期吃两份鱼(其中一次吃油性鱼类)
  • 男士每日喝酒不超过四个单位,女士不超过三个单位。一杯175ml红酒(酒精浓度12%)相等于2个单位。
最后更新日期: 2017年8月
本网站的健康资讯已由卓健医疗的医生复核。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视作医疗建议,亦不能取代阁下就个人健康状况向合资格的医护人员作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