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
2023

卓健医疗支持基层医疗服务发展及「一人一家庭医生」概念

Elaine Chu and Chow Yat

【香港,2023年11月7日】作为香港主要私营医疗服务机构,卓健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卓健医疗)一直致力支持本地基层医疗系统及政府医疗相关政策。卓健医疗旗下53名医生已登记参与由2023年11月13日开始推行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慢病共治计划),占参与计划的医生总人数近五分之一(16%)。

卓健医疗总经理朱怡菁女士表示:「卓健医疗致力为减轻基层医疗系统负担出一分力,并为公众提供有需要的医疗保健服务。除响应政府推广『一人一家庭医生』概念外,我们亦会全力协助政府推行慢病共治计划,促进本地基层医疗服务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能透过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帮助更多病人接受治理,进一步减轻公共医疗体系的负担。」

后疫情时代的三大基层医疗需求趋势

卓健医疗综合服务反映、数据分析及洞见得出三大后疫情时期的基层医疗需求趋势,分别为人口老化趋势、家庭医生及慢性疾病管理和数码健康纪录。响应政府提倡的「一人一家庭医生」理念,卓健医疗亦已有53位医生登记参与慢病共治计划,在11月中旬正式开始为45岁或以上,未有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历的香港市民进行筛查,支持大众及早预防及管理慢性疾病。

就此,卓健医疗认为善用数码科技作为工具有助塑造可持续的基层医疗系统,因此在今年10月进一步升级其全面结合线上线下服务的数码医健平台——卓健手机App,支援公私营协作计划及相关的计划,以及查阅医疗券的使用余额和新增的个人化健康评估工具。直至今年9月,卓健手机App已录得超过30万名用户登记,用户人数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更大幅增加近一倍(92%)。

此外,卓健医疗支持政府即将推出「医健通 +」的「一人一健康户口」,以统一存放公私营电子病历,并已经与「医健通」建立了互联,让政府及卓健医疗病人的纪录双向互通,共享患者的用药历史、药物过敏信息和疫苗接种记录。在患者的同意下,相关资料将上传至电子健康系统作医疗用途。

卓健医疗执行医务总监周一医生表示:「历时近三年的疫情大幅提高了市民大众的健康意识,并重塑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定义和需求。我们一直致力了解市民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不同需要,以改善及提升我们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确保符合患者及其照顾者的需要,并能有效减轻基层医疗系统负担。」

数据揭示基层医疗服务需要持续

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门诊协作)于2014年推行,卓健医疗的医师亦随即加入计划。过去五年,患者到访卓健医疗接受医生诊疗的次数目由2018年的3,342次,增加至2022年的12,405次,三年间增加近三倍(271%),反映基层市民对普通科门诊的需求持续,公私营协作计划能纾缓医管局于普通科门诊方面的压力。截止今年10月,有3,103名病人受惠于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到访卓健医疗接受医生诊疗,相比2022年全年已增加约10% ,预计接受服务的病人数量将会继续增加。

此外,在2022/23年度,参与「疫苗资助计划」由卓健医疗医生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人数为30,164,按年增加35%,较全港整体接种人数的按年26%升幅高九个百分点 ;透过「疫苗资助计划」由卓健医疗医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65岁以上长者人数则录得1,516人,较上年度增加超过八成半(85%),增幅较政府于「政府防疫注射计划」及「疫苗资助计划」为65 岁或以上长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人数升幅(53%)高 。

朱女士补充指:「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技术发展正透过加强病人数据取存重塑服务模式,并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对满足病人及其家属不断变化的需要。」

未来,卓健医疗将会继续以减轻基层医疗系统负担为目标,帮助人们活出更长寿、更健康和更愉快的人生,同时积极扩展网络及探索数码医健转型,为公众提供有需要的医疗保健服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