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乳癌指乳房出現含有癌細胞的腫瘤。乳房腫瘤是由於細胞生長異常失控而形成的腫塊,可以是惡性(癌性)或良性(非癌性)。
乳癌指乳房出現含有癌細胞的腫瘤。乳房腫瘤是由於細胞生長異常失控而形成的腫塊,可以是惡性(癌性)或良性(非癌性)。
乳房由脂肪、結締組織及多葉乳腺組織構成,後者通過管道連接乳頭。
大部分女性的乳房大小﹐外形和感覺會隨月經周期而出現變化,此外亦可能隨着人生階段變化,例如更年期後婦女的乳房不像以前般豐滿緊緻。
乳房組織一直伸展到腋下﹐該處存在有淋巴腺,為免疫系統的一部份。
乳癌通常在終末乳葉的細胞和乳管開始出現,並可由該處擴散到乳房組織及淋巴結。
乳癌有多種,有些很罕見,例如炎性乳癌和柏哲氏病(Pagets Disease),然而一般乳癌分為兩大類,詳情如下。
非入侵性乳癌指局限於乳腺管或乳葉而不會擴散到周圍組織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最常見的非入侵性乳癌是乳腺管原位癌(DCIS),它是極早期的乳癌,癌細胞只在乳腺管內生長,尚未擴散到乳房組織。有些病例會演變為入侵性乳癌。
入侵性乳癌指癌細胞由乳腺管或乳葉擴散到周圍組織。最常見的入侵性乳癌是侵入性乳腺管癌(IDC),即癌細胞存在於乳腺管及乳房組織。每10名確診乳癌的女性當中約八名患有入侵性乳癌,而每10名確診乳癌的女性當中約一名患有侵入性乳小葉癌(ILC),即癌細胞始發於乳葉,但亦可擴散到乳房其他範圍。IDC和ILC都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醫學界尚未確實掌握乳癌的成因,但某些因素會增加患乳癌的機會。以下人士患乳癌的風險相對偏高:
有些婦女從沒有察覺乳房有任何改變,直至接受乳房檢查才發現患上乳癌。
但許多患者也會發現乳房有腫塊或皮膚表面或乳頭變化。每十個乳房腫塊病例中約9個病例都不是癌症,但假如發現腫塊,亦應立即看醫生。此外女性亦應留意下列情況:
以上徵狀不一定是乳癌所致,但如有發現便應諮詢醫生意見。
醫生會詢問您的徵狀和為您檢查,亦會詢問您的病歷和檢查乳房。
醫生或會轉介患者到乳癌專門診所,以便進行其他檢查。最常見的檢查包括:
如發現患上癌症,病人可能須接受其他檢測,以評估癌細胞是否已擴散,這稱為癌症分期。這類檢測包括驗血和胸部X光。此外醫生亦可能安排病人接受電腦斷層(CT)或磁力共振掃描(MRI)。這類掃描的影像可顯示身體內部情況,讓醫生看清楚癌細胞有否擴散。
乳癌可採用多種方法治療,醫生更可能結合多種療法,具體決定視乎多項因素,包括是否已過更年期、癌症的種類和分期,以及癌細胞是否已擴散。醫生會與病人商討適合的療法。
據乳房腫塊的大小及位置和類型而定,大部分乳癌患者都以手術作為首選療法。外科醫生會視乎乳房腫塊的大小及位置,建議進行乳房腫瘤切除手術(Lumpectomy)或乳房切除手術(Mastectomy)。前者只會切除乳房腫瘤及周圍一些健康組織;後者則完全切除乳房,手術後患者可接受乳房矯形手術。
以上兩類手術都會一併切除腋下部分淋巴結,以確定癌細胞有否擴散。
手術後,患者可接受其他治療,例如放射性治療。接受乳房腫瘤切除手術的病人需要做放射性治療,但乳房切除手術患者則較少需要做這種治療。放射性治療可減低癌症復發或擴散的風險。
放射性治療是透過輻射殺死癌細胞,即用輻射光束瞄準癌細胞發射,令腫瘤縮小。
乳癌放射性治療一般在手術後進行,通常整個療程為期三至五個星期,屬於門診服務,每次只需數分鐘,但每星期須前往診所五天。
化療是利用藥物毀滅癌細胞。患者可在以下時間接受化療:
有些化療為口服藥片,但大部分是採用靜脈注射形式,醫生可能採用一種或多種藥物。化療通常分為多個周期,即病人連續服藥數天,然後休息數星期,整個療程最長可達八個月。
雌激素和其他荷爾蒙或會促進乳癌細胞生長,患者可服用藥物抑制這些荷爾蒙,從而治療某些乳癌。醫生一般會在病人手術後安排荷爾蒙療法,但有時亦可在手術前採用或用於治療復發乳癌。
乳癌患者首次治療後,通常最少要接受荷爾蒙療法五年。荷爾蒙療法分為多種,醫生可協助病人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生物療法指利用一種物質刺激身體攻擊癌細胞或抑制其生長。抗體是免疫系統製造的蛋白質,一般用於對抗細菌和病毒。單克隆抗體則是化驗室製造的抗體,可識別某些細胞。
最常見的生物療法藥物是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赫賽汀Herceptin)。它可標靶表面有特別蛋白標記的乳癌細胞。
曲妥珠單抗通常採用吊瓶輸液到靜脈,病人每三星期須輸液一次,為期一年。
生物療法並非所有婦女也適合。
完成治療後,醫生會叮囑病人定期覆診檢查。每次檢查也會詢問是否有任何徵狀,亦可能安排驗血及乳房X光造影,查找任何乳癌復發徵兆。
狀況良好的患者覆診次數可逐漸減少,但假如尚未到下次覆診便發現徵狀,又或有任何疑慮,則應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