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心臟病症狀

突發性心臟病真的防不勝防,但只要細心觀察,也有一些心臟病先兆可察覺得到,例如當胸口的中間位置突然感到不適,甚至痛楚。這種胸口痛楚的心臟病症狀,有患者表示尤如受重壓一樣,亦有繃緊或擠壓的感覺。不過這類心臟病症狀有機會是毫無先兆突然出現的,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昏迷。

除了上述這一種心臟病症狀外,還有其他有機會出現的心臟病症狀包括惡心、嘔吐、頭暈、昏眩、冒汗、呼吸短促,至於痛楚的感覺,更有可能蔓延至下顎、頸部、手臂、背部或胃部。但要注意的是,也有一些人在沒有出現任何心臟病先兆的情況下而病發,例如有糖尿問題人士或長者等會較為常見。

心臟病乃為醫療急症,因為心臟病一旦發作,心律會有可能出現嚴重失常而引致生命危險,要立即搶救。所以一旦懷疑自己或身邊人有可能出現突發心藏病,千萬不要遲疑,要立即召喚救護車。

突發性心臟病出現之併發症

突發性心臟病引起的併發症,對不同心臟病患者來說或有分別,有些患者出現併發症的情況不多,其他患者則大有機會於很多時候都會出現併發症。

如果突發性心臟病後數日,心臟不規則跳動的情況依然,這就是大家所認識的「心律不整」。患者也有可能出現心絞痛,這是指突發性心臟病出現後,胸部感到痛楚或有不適情況。

突發性心臟病對心肌會造成傷害,削弱心臟將血液及氧氣泵至身體各部分之功能,這樣令全身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和氧份,便為心臟衰竭。如果受突發性心臟病影響的心肌範圍越大,心臟衰竭的風險也相對變得越高。

心臟病發作後,患者或會出現情緒低落或抑鬱,這樣的影響是十分常見的,因為患者會憂心再有突發性心臟病,也會擔心自己能否康復過來。若患者因心情欠佳而大受困擾,應諮詢醫生如何紓緩。

突發性心臟病也有一些罕見的併發症,例如肺血、心肌破裂,還有包圍心臟的膜組織發炎等(一般也稱為心包膜炎),亦有機會出現心肌腫脹衰弱(一般稱為動脈瘤)的情況。

突發性心臟病診斷過程

如果心臟病患者因病發等而被送到醫院,醫生和護士都會先詢問患者的病徵、個人病歷,並為其進行檢查。

心臟病患者所接受的整個檢測過程中,首先,護士會為他們量血壓和監察心律,以作最基本的身體檢查;之後進行驗血,以了解患者心肌有否受損;然後藉著心電圖以了解患者的心臟電流活動,這可以有助診斷患者的冠狀動脈有否局部、甚至全部的堵塞;再之後作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醫護人員會把顯影劑注射至患者的血管,這可使X光造影能清楚顯示血管;最後,進行心臟超聲波,以超聲波顯示心臟及心瓣是否在泵血功能方面維持正常。

突發性心臟病治療方法

如心臟病患者一旦受突發性心臟病影響,他們一定要接受緊急治療,盡快送院讓專科醫生進行治療,這能夠大為提高救治成功率。患者若有阿士匹靈(aspirin)在身上,可先咀嚼一片,因阿士匹靈具有薄血的效能,有助阻止阻塞著冠狀動脈的血栓擴張,讓體內血液流動正常。如心臟病患者本身對阿士匹靈有過敏反應,便不適宜服用。

當救護車中心的工作人員收到懷疑是突發性心臟病的緊急召喚,便會盡快安排救護人員前往目的地。在等候救護人員到來時,患病應以自己感到最舒適的坐姿坐下來休息。救護人員一到達現場,會先為患者進行初步治療,之後儘快將心臟病患者安全送至醫院,再作進一步的治療。

如有需要,救護人員也會採用氧氣和藥物,以減輕患者痛楚。當突發性心臟病發作過後,患者的狀況必須小心處理,因在這階段他們有可能出現心律失常(即是心律不整),如果情況屬最嚴重之時,就會稱之為心室纖顫,意思是患者的心臟電流活動變得極不規則,,心臟會受到影響而停止泵血(即心搏驟停)。

如有這類情況出現,救護人員一定要用除顫器,於患者胸口位置發出強力電擊,使心律能夠回復正常。

 

入院接受治療

在醫院裡,醫生會按突發性心臟病之嚴重情況,對心臟病患者作出最合適的治療。當病人被送到醫院,醫生會對治療方法作出決定,讓患者的血液流動回復正常。如要為患者解決堵塞動脈問題,在治療方面,一般有兩種: 

  • 溶栓療法 (英文名稱:Thrombolysis),採用這種注射治療方法,它可以把冠狀動脈的血凝塊分解得到,如血凝塊能夠被溶解,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復機會,但溶栓療法也有缺點,就是在出血和中風的風險方面也會提升,因此醫生通常不會安排患者接受這種治療方法,尤其是剛接受過其他手術不久的患者,就更不適宜。 
  • 心導管擴張(Coronary angioplasty),即普遍人多會聽過的「通波仔」,這範疇的治療,可分為緊急手術和擇期手術兩類,而緊急手術也稱為緊急心導管擴張,這兩類手術治療,都是要於患者的狹窄或被堵塞的冠狀動脈中,放入充氣氣球來把它擴張,而通常還會插入支架,這様冠狀動脈便會長時間保持張開,解決其堵塞問題。

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病人都可以接受心導管擴張手術,舉例說,如果心臟病患者的動脈阻塞部位過長,本身已難以觸到、又或者不能插入支架,這情況醫生或會建議患者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這種手術之進行方法,乃由胸部、腿部或臂部揀選一條血管繞過已見狹窄的冠狀動脈,使血液能夠越過狹窄、甚至全受阻塞的冠狀動脈引流,從而能夠繼續順暢地流通。

 

突發性心臟病治療後之康復進程

遇有突發性心臟病過後的一段長時間,患者或需要定時服藥,而醫生為心臟病患者處方之藥物,可能包括有阿士匹靈(aspirin)、抗血小板藥(antiplatelets) 譬如氯吡多(clopidogrel)或普拉格雷(prasugrel),還有他汀類(statins)如辛伐他汀(simvastatin),以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酵素抑制藥物(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如雷米普利(ramipril),和β受體阻劑(beta-blockers)如普萘洛爾(propranolol)。患者服用這些藥物,可有助減低之後再遇上急性心臟病之風險,而要記著服用有關藥物前,必須細心閱讀隨藥物附有的說明書,以及諮詣醫生的意見。

突發性心臟病的預防

要減低心臟疾病的風險,維持健康生活習慣是必要的事情,例如必須戒煙,至於飲酒也不宜過量。另外,遇有身體超重的情況,必須減掉多餘體重。而保持適當的運動量也十分重要,每星期最少有5天作運動,每次運動為30分鐘,那是最基本要做到的事情。還有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均衡,低脂高纖食物不妨多吃,日常飲食應以穀物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適量攝取肉、魚、蛋和代替品如乾豆和奶類及代替品如加鈣豆奶。盡量減少進食高油、鈉和糖類食物。

就算過往曾遇有突發性心臟病,但只要依從上述之措施,也能夠減低心臟病復發的風險。

常見問題

1. 對於心臟病之檢查,除了有超聲波檢查外,磁力共振掃描又能否對檢查心臟病方面有一定作用呢?

磁力共振掃描在心臟病檢查方面,有著高準確度。心臟磁力共振掃描能夠提供高解析度的心臟圖像,從而可清楚看到心臟大小如何,結構又是怎樣,並能夠清楚檢查其功能和血流動力。


 

2. 為何高膽固醇、糖尿病和肥胖,都會容易導致患上心臟病呢?

關於膽固醇方面,如果膽固醇過量,便會於動脈壁積聚起來,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從而致血管堵塞,心臟病由此而生。至於有糖尿問題人士,因其高血糖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壞,是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從而也致容易患上心臟病。另外關於肥胖的問題,因肥胖有機會引致高膽固醇、糖尿問題及高血壓,長期的高血壓會加重心臟負擔,令心臟變得肥大及心臟功能不全,從而也致使心臟病出現。


 

3. 如果患上心臟病會跟遺傳有關,那麼有心臟病家族史的話,就一定代表家族成員會患上心臟病嗎?

即使有心臟病家族史,並不代表各家族成員一定會患上心臟病。其實不少心臟病個案與後天的生活方式有關,因此,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士,更需要注重個人生活方式,少吃加工、高膽醇食物、多運動、戒煙、還有定期接受檢查等,都可大大減低患上心臟病的機會。


 

4. 心臟病人士應做多少運動?

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運動前建議先諮詢醫生意見,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適當的運動計劃包括運動類別、次數、強度和持續時間等。運動時請注意個人身體症狀,如有不適應該適時停止運動並立即求醫。


 

5. 女性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是否比男性為低?

雖然過往也有統計指出,男性患上心臟病的機會比女性為高,但女性踏入更年期後,即約46、47歲後,患上心臟病的機會亦會增加,因這時候女性的賀爾蒙會大大改變體重及膽固醇,血管也開始欠彈性,亦容易會有中央肥胖,從而容易患上心臟病。女性踏入更年期需要注意這些心臟病成因,改善生活、飲食模式,以預防心臟病。

 

 

資料來源: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心臟病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5/57.html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 男性常見疾病 - 冠狀動脈心臟病

https://www.chp.gov.hk/tc/static/80035.html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運動有法,慢性病友運動須知

https://www.chp.gov.hk/tc/resources/e_health_topics/12562.html

最後更新日期: 2024年5月
本網站的健康資訊已由卓健醫療的醫生覆核。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咨詢。